close

 

sound_of_noise   

 

 

《噪反城市》 這部電影,靈感源於瑞典導演烏拉西蒙森、喬安史特賈恩兩個人先前拍攝的一部短片

Music For One Apartment and Six Durmmers 「一間公寓與六個鼓手」。

六個鼓手偷偷潛入別人的公寓裡,在這高級公寓中的各個房間"悄悄"進行的快閃演奏行動,

從廚房的果汁機、杯盤、計時器,到女主人的香水瓶、男主人的電動刮鬍刀、牙刷,

任何意想不到的日常用品都成為他們的音樂元素,

彼此配合著節奏編曲,將我們以為的噪音組織為"真正的音樂"。

這部短片入圍了坎城影展,吸引了國際間的關注,

後來兩位導演又依據短片的內容做延伸,找來同樣的六個鼓手做演員,

拍出了以「一座城市與六個鼓手」為主題的長片,於是就有了本片的誕生。

 

    噪反城市中以警匪追逐戰貫串故事主軸,非常的巧妙有趣,

也讓人看見兩種看似相異、實又相仿的人生。

    我喜歡那群音樂恐怖分子毫無目的地想顛覆我們的日常生活,想把我們從理當然爾的水流中拖出,

甩一甩再瀝乾,證明世界不只是我們看到的那樣。

    我總會被這一類的故事吸引,他們跳脫了世間的道理邏輯,自顧自生活,

一心一意做著自己認為正確且堅信的事。

 

    六個鼓手那種任性妄為,立志要讓全城的人們見識真正的音樂,而進行一連串魯莽的打擊快閃。

而阿瑪迪斯探員事實上也是在貫徹著自己的意念,他憎恨音樂,希望讓所有的音樂消失,

只留下他夢中「以寂靜譜成的樂章」,為這個目的,他奮不顧身的要抓到那群鬧事者;

並不是要阻止他們,而是想藉著他們,把世界上的音樂從他耳中消除。

    他自己就是個跳脫世俗的人,否定掉一般人眼中古典音樂的價值,只想要一個沒有音樂的、完全安靜的世界,

而最終他也成功了。讓人不禁喜歡上阿瑪迪斯這個彆扭角色。

 

 

    在上一篇《路地戀花》裡,那一群藝術創作者們也是埋首於自己喜愛的事物,貫徹著自己的意念,

好像全世界不存在其他事物,只有他們眼前所見的那一塊畫布、一疊稿紙、一朵藍玫瑰;

那種一心一意的專注非常引人注目。

     這兩個故事不同之處,在於《噪反城市》的鼓手是主動的做出行動,要讓外面的世界知道他們的存在,

他們的想法;而《路地戀花》的藝術家是被動的在「路地」裡,讓從外面世界進來的人被他們的世界影響,

與他們產生關係,交織出許多的感動。

 

 

    歌手張懸曾經說過這樣的話:「通常控制我們的,其實是財團和超級企業,

每個人其實都是在某一個機制下面被運作,被要求服務與工作......。」

就是在不知不覺中,每一次的按照常規哩,我們一再再的失去自己,

縱然那五個鼓手是多麼執傲的無政府主義者,最終也還是走不出龐大的組織以及社會規範,

回到正常人的生活過一般人的日子,到餐廳去駐唱(照電影裡的說法:生活還是要過的)。

然而,也許將來他們還是會再一次行動,

做自己所堅信的事,以自己純粹的信念去對抗外面世界的巨大。

  

 (片尾 Sound of Noise- Electric Love)

 

 

 

     後記-

    關於無政府主義,

我在上一學期的治學方法課堂寫的期末論文,就是以清末經學大師劉師培先生的無政府主義為主題。

    劉師培身為清末年間革命志士中的一員,他是無政府主義的信徒,

為了建立完美無瑕的無政府主義國家,他做了許多理論與實際政策規劃,

例如所有國民在青年時期要種田務農,中年要學做工匠、木匠、醫生,老年要做為老師教育幼童,

將人一生的本分都規畫好,這是為了實踐真正的平等。

    不過這在另一方面也是完全扼殺了人類思想與生活的自由。

雖然他眼裡看見了當下社會的種種不平等,並試圖抹除那不平等,

但他絕無法將人們的思想完全化為平等一致,而免於抗爭;他太小看人類了。

    所以當他明白他的無政府理念無法實現後,遂倒戈往清廷一方去了。

 

    每個人都可以決定他想要做的事。我是這麼認為的。

arrow
arrow

    陳小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